饮食中心接受教育厅2008年秋季全省高校后勤管理情况检查的汇报
发布时间:2008-10-14 来源:后勤集团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一、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多项举措,确保学校整体办伙稳定
1.学校分管领导在接到通知后于9月12日下午召开了部门负责人会议,强调了检查的重要性,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针对检查的内容作了具体布署,饮食中心领导对食堂伙食价格、质量进行了检查,特别对食品安全、食品卫生进行了自查和整改。
2.学校分管领导在暑期召开了由部分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提出了新学年度如何确保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合理,要求饮食中心早作安排、早制定措施,中心领导按照校领导指示精神,在开学初召开的食堂、部门管理人员会议上提出了“五个充分认识”,积极化解物价上涨对学生伙食的压力,确保伙食质量不下降,确保食品安全,确保学生进餐满意。
3.学校领导牢牢把握后勤服务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方向,我校饮食中心始终坚持学生食堂“公益性”原则,在应对物价大幅上涨的时期,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将学生补贴和对食堂补助及时发放到学生和食堂,今年暑期前、后燃煤价格猛涨,学校按每立方蒸汽补助112元补到食堂。
二、饮食中心采取多项举措,保证伙食质量,保证价格合理
1.8月初我们避开高校开学备料高峰期,提前进行部分伙食原料集中批量采购和预定,有效节约了采购成本。
2.暑期,中心参照《中国高校餐饮行业准入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丰苑美食城引进的社会餐饮个体进行整顿,对其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资金能力、资质信誉进行全面审核,重新签定合同,并将其经营品种、价格、质量、毛利率明确的写入合同条款中,以确保引进餐饮个体的价格合理。
3.根据各食堂不同的伙食结构合理进行高、中、低档菜肴的比例搭配,并注重拉开高、中、低档的差距,把中、高档的做细、做精,把低档的做实惠,只有价格合理才能让贫困生吃得起,让富裕生吃得好。
三、充分认识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工作的持续性,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确保我校餐饮安全
1.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高度关注和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多次下发文件通知,我校饮食中心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通知,把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放在首位,多年来未出现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鉴于9月份新学期开始,食堂餐具设施在暑期处于闲置,部分原材料存放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食物中毒的隐患,加上时间上处于夏秋之交,季节上的食物中毒高发期,针对以上情况,中心监察部下到各食堂现场巡察,检查记录考核餐具设施的消毒情况,对上学期剩余食品、原料、调料进行检查,清除过期、变质食品原料。
3.从中心领导到食堂经理到班组、经营档口,层层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年度安全考核,实行食品卫生、安全一票否决制,对有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食堂不能参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取消安全奖,扣除50-100%年终奖。
4.供应部集中招标采购,并建立有台帐,供应部对各食堂、餐厅(包括引进档口)实行原料物资统一配送,每年审核供应商“三证”的有效期,确保供货渠道的安全可靠。
5.饮食中心建立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各级管理人员了解妥善进行应急处理的 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危害。
四、探索和丰富节能措施和方法,创建我校节约型餐饮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示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教发[2007]19号)文件精神,我校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近年来按照高校餐饮工作的特点及内容,积极开展节约能源、减耗增效活动,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创建我校节约型餐饮做出了积极贡献。
1.改进设备,节能降耗
⑴ 从2005年至2006年分两次将西区食堂机排抽烟汽改为自动排烟汽,每月节约电费在4500元左右。
⑵ 2006年起将食堂员工及公用卫生间的水笼头换成自动控制水笼头,每月节约水费16%。
⑶ 2008年暑期将柴油炉灶、醇基炉灶全部改成煤汽灶,新增两台先进的节能电磁炉,并为即将使用的天然汽安装室内管道,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燃料耗用下降2-3%。
2.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节能降耗
⑴ 进餐厅、超市照明灯实行多级开关控制,根据光线的强弱和进餐人数的多少调整开灯的数量,并实行专人管理。
⑵ 供应部冷库确定每天开库发货时间,统一发货,减少开启次数,并加快发货速度,防止大量热空气流入,影响食物品质及冷冻、冷藏效果,以降低电量。
⑶ 用洗菜的水清洗加工间地面、墙壁及垃圾桶。
⑷ 根据食堂、部门采购、领料情况,由专门部门科学编排用车计划,减少出车次数,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油耗。
3.定额管理,节约能耗
⑴ 饮食中心建立和完善了能源计量与检测体系,对水、电、燃料等资源的使用实行定额管理,根据不同的伙食结构核定各食
堂、餐厅、部门的水、电、燃料计划指标。
⑵ 将能源耗用定额管理放进食堂经理目标管理中,作为目标管理责任人的业绩,定期进行考核、评比。
⑶ 食堂将中心下达的能源定额指标分解、细化到班、组、个人,并定期(每月)分析能源消耗情况,让节能降耗成为员工的集体意识和追求目标,现在90%以上员工都有节能意识,能耗在逐步下降。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后勤集团饮食中心在校董事会、校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分管校长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厅后勤服务中心的悉心指导和学校有关部门密切协助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充分理解和后勤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我校后勤饮食工作在同类院校中有较好的口碑,未来任重道远,我们清醒地看到,饮食中心的工作与学校领导的要求和一些兄弟院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分析研究。学生食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学生就餐率和饮食供应能力及餐饮经营 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办伙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人员工资不断上涨,致使办伙成本上升,饮食中心办伙经济压力增大。我们认为面对全国性伙食物资涨价和用工成本增加的压力,若靠一所学校或一个后勤集团的饮食中心的力量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万多学生伙食稳定的。因此,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体现高校食堂办伙的“公益性”,还是要依赖于政府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切实建立起应对市场波动、保持学生伙食价格、质量相对稳定的“长效保障机制”、对独立院校应让其在办伙中享受公立院校同等的优惠政策。
省伙专部应尽快建立我省(或武汉地区)高校食品原材料采供平台,让全省(或武汉地区)高校无论大小都能享受到相同的供货价格与服务,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有效地保证原料物品的安全性,有效防止采购中可能出现的腐败。有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办伙支撑,可以帮助高校学生食堂缓解办伙的经济压力。
(饮食中心总经理 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