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码报修

扫一扫

首页: 首页 > 新闻摘录 > 正文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后勤管理

发布时间:2017-04-11 来源:后勤集团阅读次数: 【字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5年全国两会热议的“互联网+”理念如雨后春笋,迅速渗透至各行各业,高校后勤也深受此热潮影响。以官方微信为代表的“微后勤”平台在各高校校园广泛推广,并逐步成为广大师生与后勤管理者互动交流的“舞台”。本文从“互联网+”视角探索高校后勤管理,对高校后勤管理与“互联网+”融合的现状、意义及路径作了初步分析,值得我们后勤人学习和思考。


一、“互联网+”与高校后勤管理

(一)“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率先由易观国际于扬提出。2015年全国两会,腾讯集团马化腾进一步阐释“互联网+”,指出要利用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至各行各业,增强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对应的英文为“Internet Plus”,这里的Plus,并不是加法、加号的意思,而是“化”。简单来说,“互联网+”直译成中文应当是“互联网化”,它强调行为的数据化,数据的联接化、共享化、要素化,联接的广泛化。也就是说,“互联网+各类传统产业”并不是将互联网简单接入各产业及组织部门,而是要通过联接,产生反馈、互动,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

(二)高校后勤管理应用“互联网+”的现状

“互联网+”如和煦春风吹进了大学校园,QQ、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对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已成为高校后勤开展服务的主要平台。然而,部分高校后勤部门尚未前瞻性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威力”,进一步搭建为师生服务、与师生沟通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有些高校后勤却已与时俱进,率先在后勤管理方面引入“互联网+”。它们广泛借鉴“滴滴打车”“大众点评”“淘宝网”等知名电商的运营优势,自主开发多款“微后勤”软件为广大师生造福。比如,在学习方面,通过“微后勤”平台选修课程、预订教室、借阅图书、互动交流等在部分高校已经普及。在餐饮方面,在“微后勤”平台上为喜欢的大厨或美味佳肴点赞,并及时分享至朋友圈,推荐给其他同学成为了校园“新时尚”。在住宿方面,电器报修、水电费缴纳等也都可以在“微后勤”平台便捷操作。

二、“互联网+”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不可估量。高校后勤部门需要尽快适应“互联网十”的运作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开展服务,真正做到令广大师生满意。“互联网+”与高校后勤管理有机融合的意义重大。

(一)提高了传统高校后勤管理理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广大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传统后勤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尽管高校后勤曾推出一系列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始终无法打通高校后勤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走好高校后勤管理“最后一公里”必须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对传统高校后勤管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促进思维方式的改变。即要以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武装头脑。互联网思维是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传统思维局限于事物本身,互联网思维更侧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不仅要做好具体实事,而且要注重与广大师生问的互动交流,把他们的反馈、评价、体验也纳入后勤管理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技术体系的升级改造。“互联网+”时代技术日新月异。4G网络、WiFi无线网、宽带广泛普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成为广大师生须臾不可离开的随身品。面对互联网技术“洪水猛兽”般的冲击,传统高校后勤技术管理系统只有升级改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改善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

在“互联网+”视野下,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构建以广大师生“满意度”为“参考系”的后勤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服务产品的质量。互联网时代,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多样,他们可以简单地通过互联网查询所用产品的品质、效用以及用户评价状况。也就是说,任何劣质产品都无法逃脱他们的“火眼金星”。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尽全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产品。另一方面,要努力打造“3A”服务。就是通过云后勤管理平台,为全校师生及其家属提供全天候、全空间、全事务性的3A服务,即Anytime(无时不在)、Anywhere(无处不在)、Anything(无事不在)。“3A”服务不仅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更是服务境界的提升,让广大师生全方位享受贴心、周到、便捷的服务。

(三)推进了现代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

“互联网+”无疑为推进现代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一,推进建立更广泛的共享机制。“互联网+”时代,不同高校后勤之间信息共享、理念共享、技术共享的渠道颇为通畅。通畅的交流渠道有利于推进建立更广泛的共享机制,越来越多的高校借助互联网平台“结成联盟”,协同共进。第二,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而升级。“互联网+”时代,广大师生需要更先进的通信工具、更快速的校园宽带、更广阔的无线覆盖等。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加速了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第三,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简言之,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校中非教学、科研等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由政府牵头、社会参与、高校主体参加的且融人社会第三产业元素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互联网技术深化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比如,大数据平台能够准确定位问题,科学管控,节约企业运营成本;高速通畅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员工交流学习,提升员工素质;“微后勤”平台成为后勤服务与广大师生之间的“交集”,及时有效的沟通促进后勤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广大师生的满意度。

三、“互联网+”与高校后勤管理融合的路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l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而手机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高校师生通过手机QQ、微信、微博的互动交流最为频繁,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当充分适应和利用这种移动互联网模式,通过大力支持“微后勤”发展、构建以官方微信为代表的“微后勤”平台、加强“微后勤”培训等相关路径,推进高校后勤管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一)支持“微后勤”发展

传统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受信息闭塞、信息传播速度慢、资源整合能力差等因素制约,难以切实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微后勤”为化解这些难题提供了难得契机。“微后勤”是以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服务平台,注重增加用户黏性,增强服务过程的趣味性,体现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创新。广大师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随时随地享受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然而,一项新技术的融入绝非易事,它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限制。顺利地打造“微后勤”平台,离不开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制度支持、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首先,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调整相应的制度。任何规章制度都不是“死教条”,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时代背景的变迁客观上要求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改革,制定与“互联网+”相匹配的制度,从政策层面鼓励与支持“微后勤”的发展。其次,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成立技术开发部门,招纳一些具有互联网专业背景的贤才,组建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专门从事“微后勤”板块建设、维护、升级,完善PC端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微后勤”的服务功能。最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给予“微后勤”发展充足的资金支持。高校后勤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几乎不产生任何利润。相关部门要设身处地关注、关心高校后勤的发展现状,在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巨大福祉的“微后勤”项目上加大资金投入。

(二)构建“微后勤”平台

“微后勤”平台集宣传、展示与服务于一体,是实时了解后勤的动态窗口。后勤管理部门要格外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建设,除最基本的发文通知外,还要增加失物招领、建议投诉、议校平台、物品报修、教务应用、在线投票、快递收发等多重功能。每项具体功能还可以进一步个性化精细设置。比如物品报修板块,广大师生可以通过手机上传需要报修物品的图片,预约维修时间,查找修理师傅的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与师傅进行沟通。此外,在维修服务结束后,广大师生可以对维修师傅的服务进行“点赞”与评分。当然,“微后勤”平台服务的范围不应仅局限于校内,还要扩展至校外。广大师生还可以通过“微后勤”平台进行购买车票、电影选座、公交查询、勤工俭学等。“微后勤”平台不仅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平台,而且还是广大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微社区”,将微信公众号的一对多互动扩展至多对多互动。一方面增加与广大师生的互动沟通,另一方面集中解答广大师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加强“微后勤”培训

加强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微后勤”培训,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又好又快地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者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加强“微后勤”相关知识学习、案例研究,以前瞻性眼光看待“微后勤”。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管理者还要积极参加行业内组织的相关培训,与其他高校管理者互动交流,广泛了解、借鉴与吸收其他高校“微后勤”平台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

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普通员工也要加强“微后勤”培训。“微后勤”对很多员工,尤其对年纪偏大、学历偏低的员工来说,还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有必要定期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让广大员工熟悉“微后勤”服务的相关流程以及熟练地掌握“微后勤”有关操作。

(南开大学 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