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困境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26 来源:后勤集团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本刊第116期(2018年第一期)刊登了摘自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的文章《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理念的起源、诞生,“服务育人”宗旨的确立,全国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高潮的掀起以及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对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相关要求,阐明了服务育人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希望通过文章的学习,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本期转载成都工业学院姜念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困境及对策》,文中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困境,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优化策略,包括树立后勤服务人员良好的形象,以服务内容为载体增加互动,加强经济与服务的联系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后勤工作人员学习和思考。
早在20世纪50年代,教育界就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教育理念论证了服务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后勤人员在给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创造的真、善、美育人环境,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同时,高校后勤人员提供的优质服务对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也有助推作用。进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为核心的研究,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全面育人的基本需求。
一、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困境
(一)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足
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是从业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基层工作人员都是外聘或是临时人员,他们从事的是最基础的重复性劳动工作,并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荣誉感不强,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后勤服务人员在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认知方面的“集体无意识”状态,缺乏对高校后勤服务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各服务部门衔接不畅
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旨在为学生打造优质育人环境,其工作内容较繁杂,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后勤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不能做到有序协调,不能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育工作时做到多头并进、共同发力、互相促进,导致了后勤育人工作的滞后性。
(三)社会化改革的逆势削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高校逐步推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后勤由单纯的保障服务模式变更为“面对市场、自负盈亏”的模式,这一变革导致高校后勤在提供服务时更加注重的是功利和商业的追求,淡化了育人的观念,削弱了育人的功能。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在服务目标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其背离了做好服务育人的第一职责。
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后勤服务人员良好的形象
大学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从身边学起,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起到表率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素养,学校或者后勤部门应该定期安排与工作紧密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或者在本职工作上绽放异彩的同行分享经验,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水平,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以意识指导实践,起到先锋模范的切实作用,良性影响学生三观的塑造,用实际行动打动学生的内心。此外,后勤工作者要认识到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以服务内容为载体增加互动
要减少后勤服务主体分割导致的后勤服务与育人的割离,必须要在高校后勤内部协同共建,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高校后勤服务者之间、学生之间能相互了解、互相支持。后勤各部门要紧密联络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如学生会、团委组织及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互相交流的渠道,搭建各种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社团活动平台。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后勤的实际工作中来,用各种互助项目,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服务育人由内向外推行。此外,后勤工作人员要主动接触学生,宿管人员要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需要关怀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后勤领导要设立接待日,通过面对面交流,听取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提出的改进建议。最后,还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让学生和后勤工作人员及领导能够顺畅交流。
(三)加强经济与服务的联系
高校后勤部门在理解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准确体会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的功能复杂性,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可持续的后勤发展道路。要以高校的立场推动高校后勤持续发展,通过社会化改革提高高校硬件设施,打造优美且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使学生通过解读各种物质景观领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营造和谐的氛围。
三、结语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学生对多元化、人性化服务的需求和追求就是这一矛盾的充分体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要构建贴合高校实际的后勤服务育人体系,拓宽服务育人途径,提高服务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觉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成都工业学院 姜念)